查看原文
其他

卌年丨高志新:父亲偷给我的大学

2018-02-23 高志新 新三届

       老编的话:2018年是新三届大学生中的77、78级走进校园40周年。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?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?本号延续“卌年”“校园”“同窗”等专题,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,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。   


作者简介

本文作者


        高志新,1952年5月生,贵州盘县人,1977年考入六盘水师专中文系,当过兵,先后做过盘江化工厂宣传干事,盘江矿工报记者编辑、六盘水市委宣传部干事、副部长,1994年起任六盘水日报社社长、党组书记、总编辑,现已退休。


 

        1966年,我刚读初中一年级,文化大革命就来了,于是,停课闹革命,当红卫兵,参加革命大串联,上山下乡当知青,参军入伍当战士,退伍进厂当工人,整整10年,从少年到青年,本应该是人生在学校读书的黄金期,可是我们这一代,却被历史的漩涡,卷缠着抛出校门,丢进动乱的社会,从此,进学校读书,成了我最奢侈的欲望。


        文革初期,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题为《横扫一切牛鬼蛇神》的社论,提出“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、旧文化、旧风俗、旧习惯”的口号;后来文革《十六条》又明确规定“破四旧”、“立四新”是文革的重要目标。于是,全国上上下下,刮起了一场“破四旧”的风暴,只要是文革前出版的书籍,刊物杂志,都被视为是“四旧”,特别是那些世界名著,中国传统文化经典,更是难逃劫难。谁家藏有这些杂志,书籍,只要被举报,就有被红卫兵抄家的危险,甚至有可能被批斗。这样一来,名地供销合作社,收废旧书刊门市的生意可好了。


        那时,父亲在一个基层供销社当主任。父亲是解放前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,读过书的人,那见得这么多好书丢弃在废纸堆里,于是,他常常会从废纸堆里捡些书或杂志悄悄带回家看,看完后,又悄悄带回去归还。


        有一天,父亲回家时,径直走进卧室,掀起后衣襟,从腰后拿出一本杂志,放在枕头下面,当我们都睡了,父亲每晚都在煤油灯下,拿出这本杂志翻开来读。有时,当我们半夜醒来,还见到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读着那本杂志。


        那天,父亲上班去了,我好奇地从父亲的枕头下面,拿出这本杂志来看,那是一本1965年6月号的《收获》杂志,我翻开父亲拆上的书页,“大学春秋”几个大字,占去了三分之一的页面。由于好奇,我就順着看了下去。就这样,父亲去上班了,我就在家看,他回家之前,我就把书又放在枕头下面。里面描写的1950年代大学生纯真火热、激情四射的生活,特别是书里描写的那些大学生的青春萌动和那淡淡的小资情调,让我这14岁的少年,沉醉而不能自拔。


        不到两天,我把这期刊发有《大学春秋》上半部的《收获》看完了,就追着父亲问,要求他把下一期找来我看,父亲得知我看了巜大学春秋》,脸有惊恐之色,把我拉进房间,告诉我不能让任何人知道,他带这本书回家。也不能对任何人说,我看过这本书。


        那时,正是文化大革命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,到处是破“四旧”,狠批“封资修”的大字报。后来我才知道,这部小说只刊发了上半部,即被扣上宣扬和歌颂资产阶级思想的帽子,遭到了批判,随即《收获》杂志也被勒令停刊。这期刊有《大学春秋》的《收获》,是我父亲偷偷从废纸堆中拿回家来看的,如果被人知道了,后果不堪设想!


         就是那本巜收获》上刊登的半部《大学春秋》,让我对大学有了向往,对文字有了感情,对书藉有了爱恋,对知识有了追求。


         这期杂志的出现,父亲知道了我爱看书,心里很高兴,从此,父亲隔三差五,从供销社收购的废书刊中,挑些书带回家给我看,看完后,父亲就悄悄地带去,又换回一些没看过的带回家来。


        父亲先是带些近现代中国作家写的,诸如:《红岩》《林海雪原》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《我们播种爱情》,巴金写的《家》《春》《秋》,郭沫若写的《无意识的年代》,茅盾写的《骆驼祥子》《林家铺子》《蚀》《春蚕》《幻灭》,鲁迅写的《阿Q正传》等文学名著,只要我喜欢读,父亲就鼓励我尽情地读,但总是不止一次地告诫我:“悄悄看,别让人知道。”


        也许是父亲有意循序渐进的安排吧,当那些中国现代文学名著,我看了一部分以后,父亲又逐渐带一些如: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《红楼梦》《西游记》《三俠五义》《说岳全传》《聊斋志异》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让我读,我在读那些半文半白的文字时,有些似懂非懂,但书里的故事情节,人物命运却深深地吸引了我,打动和感染了我。


         随后,父亲又变了,带来的多是些外国名著,如:《莎士比亚全集》《复活》巜战争与和平》《安娜.卡列尼娜》《红与黑》《罪与罚》《悲惨世界》《父与子》《静静的顿河》《约翰.克利斯朵夫》《一千零一夜》等大部头的书之外,还有卡夫卡,契可夫,莫泊桑等作家的短篇小说集。


        再后来,父亲又増带了《东周列国故事》《世界史》《中国通史》《悲剧的诞生》《美的历程》等历史文化书藉。


        从1966年到1968年底,在这不到3年的时间里,我囫囵吞枣地读了近百本各种书籍,但那时的阅读仅仅是兴趣与热爱而已,可是越到后来,我越觉得,我的生活离不开书本,离不开阅读了,而且,有一种感觉也越来越清晰,那就是,父亲把阅读的习惯植入了我的生命,是阅读把我领进了另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,是阅读在浇灌着我的精神家园,是阅读使我的生命精彩,人格升华。


        我后来的人生道路,好像都证实了当时的感觉。


        文革10年的动乱结束,1977年,中断10年的高考恢复,消息公布,虽然只有小学学历的我,由于《大学春秋》中描写的那些大学生生活,那些发生在大学生中的故事,那些让人心跳的青春萌动,那些令人依恋的小资情调,书中给我的这些刻骨铭心的印象,碰上这10年没有的高考消息,使那长期沉淀在我下意识里的,对大学生生活的向往和梦想,像熊熊烈火燃烧起来,像涛涛海浪涌动起来。 


        于是,我第一时间,四处打听消息,找领导开证明,希望参加高考。那时,我退伍回来,正在盘江化工厂当工人,好些同事,包括亲友,得知我想参加高考,都会善意相劝:“你没读过中学,就去参加高考,最好别去出洋相了。”这些善意,也使我动摇过,但,就是为了那个多年的梦想,我抱着试试的心态,还是去报了名,当时填报表时,学历那一栏,我填的是“相当于高中毕业”。


        从1977年10月得知高考消息,到11月底,才名报上了,得到准考证时,离考试时间,只有10多天。考试时间是1977年12月10日、11日。文科考试科目:政治、语文、数学、史地;理科考试科目:政治、语文、数学、理化。


        我报的虽然是文科,但是,对于只有小学学历的我来说,除了数学全是空白外,其它科目,空白点也是很多,加之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,官方也好,民间也好,都是处于措手不及的状态,来不及准备任何复习资料,此情此景,面对完全陌生而又似乎很遥远的高考,我突然间感到十分迷茫了。


       不管怎样,为了心中的梦想和向往,我还是义无反顾地,与10年聚积下来的570万考生一起,挤进了1977年的高考考场。


       高考过后好长好长时间,大慨1978年的3、4月份吧,厂里的宣传教育科通知我去拿高考录取通知书,当时,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,因当年570万考生,只录取27万,录取率仅有5%。


       就这样,我挤进了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队伍,进入了当时还不具备办学条件,只能分散办学的贵阳师范学院六盘水大专班(现在六盘水师范学院的前身)。


        这段经历虽然如梦如幻,看似偶然,但是从进入考场,开始答题那一刻到收到录取通知书,这段时间里,好似父亲偷偷带给我看的那些书里知识信息,如影随形地跟随着我,支撑着我,引导着我。 


        我时时在想,我能考上大学,肯定与父亲偷那些让我读的书有关,或许,可不可以这么说,我的大学,就是父亲偷给我的呢?


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



卌年:恢复高考记忆

张子方:印尼归侨峰回路转的大学之路

薛澜:三所大学,一代传奇

陈建功:一股大潮涌入未名湖,犹在隆隆回响

胡永琦:我在家人的多番劝导下二进考场

毕无非:寒冬暖阳,那个刻骨铭心的冬季高考

蒋劲华:我的高考叫做“接受祖国挑选”

王荣发:从红旗河到丽娃河

李矗:我在北大发表的第一首诗

黄慈萍:怀念神童宁铂,回忆科大岁月

陈小春:那份不了的情缘

李希跃:我们家有六个77级大学生

张德强:高考结束次日妻子生下胖小子

周维平:我从草原来

侯建中:命运的魔术把车工变为法官

朱志宏:害怕政治运动家人劝阻我考文科

余小波:命运之神没给我再考一次的机会

李平易 :我担心"群众评议"影响高考录取

洪光华:喜欢历史的我为何读了化学系

何山:上课不记笔记,考试只得个"良"

陶海粟:邓力群之子邓英淘的学术人生

谢思敏:我就是睡在李克强上铺的兄弟

唐师曾:我在北大的阳光里

高玉民:我们宿舍楼成了电视装配"车间"

张小雪:小学毕业考入大学的天方夜谭

刘大椿:一张老照片带出的珍贵记忆

陶景洲:我的同学李克强

陶海粟:挑战权威的初生牛犊

陶海粟:“屠夫状元” 任保山

李辉:母校复旦,常在心中

周慕冰:我们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

马艺华:睡在我下铺的老兄

马艺华:我在大学收获了人生最完美的礼物

刘海峰:两次高考改变我的命运

高考从单一制走向多元化

徐小平:把人生经历设计成人生财富

王维佳:我被录取到没有填报的政治理论专业

陈兴良:我所认识的邱兴隆:其人、其事与其书

刘晓阳:阿阮的被褥床单是全宿舍最整洁的

乔凯华:我们给邓小平写信要求“专升本”

夏春秋:蓦然回首往事并非如烟

杜欣欣:我差点失去信心中途弃考

林侃:求学之路跌宕起伏梦碎梦圆

张建田:团里准备放弃的名额被我争取了

高宽众:我考上了政法界“黄埔一期”

侯建刚: 歌乐山下的"西政78级神话"

周大伟: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

周大伟:同桌的你,你在天堂还好吗?

雷飞志:猪肉、香烟及那年高考

马申,他多要一张试卷把答案誊抄一遍

刘亚谏:录取通知书错了两字投了三条村

夏玉和:走进心目中的大学我跋涉了八年

赵晓明:我家世世代代没有一个识字的人

张晓岚:那一年我差点没有通过政审关

徐瑞清:蜜月里,新娘送我上大学

孟国治:高考那年,从打入另册到跃过龙门

郑忆石:我看到考场赶出去一个作弊者

詹国枢:高考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

翁大毛:难忘我的高考岁月

复旦数学系77级:在新世界门前

李辉:晒晒我的1977年高考试卷

复旦78级同学黄山巧遇邓小平

舒修:追忆复旦新闻系墙报“前哨”

冯印谱:一个黑五类子女的大学梦

魏达志:艰辛的求学之路

魏景东:一张准考证带来的回忆

袁晞:1978年那个炎热的夏日

明瑞玮: 我被高考撞了一下腰

邓天雄:我的高考一波三折

汪瀰的故事:坎坷求学路

蒋蓉:啼笑皆俱的高考往事

梁志全:那次火车旅行让我茅塞顿开

吴畏:我的高考,1978

王治平:我的大学时代

吴工圣:我和我们宿舍的七条汉子

吴工圣:一路走来  知恩感恩

陈锡文:人民大学78级报到第一人

管士光:回望来时路

李秋零:机会来了就要抓住

北大教授牛军口述当年高考经历

骆小元追忆上大学:生命复苏,心灵飞扬

张河:我的“自助式”高考复习

庞松:我们共同经历的年代

何平:毕业时黄达老师给我题词

追忆逝水年华:

北大经济系77级点滴回忆

北大中文系77级:

数风流人物,还看当年

海闻:从北大荒到北大到北加州

珊伊:我在北大留学生楼的文化冲击

一张北大旧照片,牵出40年前高考记忆

北大1981:一个口号激励一代人

宋家宏:高考,让我此生与书为伴

小学毕业的四哥,

连续三年高考成绩过了重点线

徐小平:生命中那盏明灯

周振华:拼搏三年走进心中圣殿

小学毕业的四哥,

连续三年高考成绩过了重点线

谢迪辉: 其实我们学的都是“屠龙术”

曹放:感恩时代的幸运

于泽俊:我的一个同学被父母逼迫退学了

陈中惠:我推迟半年拿到报到通知书

李杜:一张小饭桌送走四个大学生

陈海林:拿到录取通知书前一天,

我在杜甫草堂见到邓小平

段英贤:保存40年的一张准考证

杨鹏程:跨越13年,我参加过两次高考

周林林:老师押中了那年的高考作文题

赵凡:那年16岁,我跳级参加高考

陈平原:再也写不出比“高考作文”

更有影响的文章了

陈海贤:17岁那个炎热的夏天

张效雄:1977年兄妹三人同赴考场

盖生:1978:入学记忆回放



记录直白的历史

讲述真实的故事

  长摁二维码  

加盟新三届

 

我们不想与你失联

备份永远的新三届

   余轩编辑、工圣审读

征 稿


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

主题一: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

主题二: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

主题三: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

主题四: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

主题五: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

主题六: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

主题七: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

主题八 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

主题九: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

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。

投稿邮箱:1976365155@qq.com

联系人微信号:james_gz7
联系人电话:13570472704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